央视新闻13小时前
战国“百变小鸯”上线
主打意想不到
今天带大家解锁它的多重身份
惊喜不断!
身份大猜想:
是木雕?是首饰盒?
乍一看
通常会被这只鸳鸯靓丽的外形
吸引住目光
毛色鲜艳 全身以油亮的黑漆为底
装饰以艳丽的彩绘
颈部与腹部有朱漆绘制的麟纹
羽翼和尾部则用红、黄色点相间
绘成锯齿状带纹
圆润的身形精致饱满
本来只摆在那里已足够养眼
但偏偏这只鸳鸯还不只有颜值
羽翼下面藏着它的真实实力
向上微微扬起的羽翼实为盒盖
打开这里 圆鼓鼓的肚子全是储物空间
不管是什么珠宝首饰💍💎
还是各式化妆品
收纳都不在话下
据推测这只精美的盒子🎁
有可能是当时女子装首饰用的随身容器
颈椎病?不存在!
解锁一个隐藏技能
现代社会很多人为颈椎问题所困
或脖子僵硬、或转头困难
这些问题
在这只鸳鸯身上都绝对不存在
仔细看它的颈部
有一处连接痕迹
头、身分别雕成
颈下有一圆柱形榫头
榫头前端两边各有一小圆钉
颈部有一圆榫眼
榫眼上部两侧各有一小竖凹槽
小圆钉与凹槽高度适配
巧妙的木结构设计
在保证头和身体严密连接的同时
又实现了“鸳鸯”头部
的360度灵活转动
颈部活动主打一个丝滑
全景视野尽在掌握
左看、右看或是惊艳回眸
都不在话下
曾侯乙编钟怎么演奏?
在鸳鸯身上找答案
在这只鸳鸯漆盒出土的曾侯乙墓中
也发掘了举世闻名的
曾侯乙编钟
△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藏
可是编钟究竟怎样演奏
图像资料十分罕见
这只“鸳鸯”的一身华彩
提供了一份参考答案
彩漆加身
绘制的图案可不只是为了美
两侧腹部的图案值得反复研究
△彩漆鸳鸯形盒腹部的撞钟击磬、击鼓跳舞图案
“鸳鸯”腹部左侧的撞钟图
上梁悬挂两件甬钟
旁边有一似人似鸟的乐师
拿着撞钟棒 正在撞钟
用钟棒演奏编钟的方法
让2000多年前演奏的场景鲜活再现
尽管每幅画只有20多平方厘米
却已足够清晰地展示出当时的乐舞场面
让后人得以借此充分想象
曾侯乙编钟演奏时是怎样的一番景象
撞钟棒一次次敲击
来自2000年前的钟声
似乎依然在耳畔回响
是精美手作木雕
是女子首饰盒
还是编钟演奏“说明书”
一只“鸳鸯”解锁了
2000多年前送来的无限惊喜
来源丨央视新闻(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
热线:13893646444(微信同号)
拍客:benliunews@163.com
编辑:刘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