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甘肃09-02 21:29
红色热土双拥花开
庆阳市2025年上半年新兵欢送仪式暨国防教育活动。本文图片均由庆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
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
日前,在武警庆阳支队演训场,一场高科技无人穿梭机应急救援演练展示紧张有序进行,无人机人脸识别追踪、水上救援无人机救生物资投送等科目相继上演。本次参与展示的无人机企业来自庆阳市招商引资的军民融合企业,这也成为庆阳市支持驻庆部队建设的一个缩影。
庆阳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,也是双拥运动的重要发源地。庆阳双拥“火种”在南梁革命星火中被点燃,在军民同心携手战斗的血色岁月中薪火相传,在崇军拥军、爱民奉献的双向奔赴中发扬光大,拥军优属、拥政爱民深植人心、底蕴深厚。
近年来,庆阳市赓续红色基因,弘扬双拥优良传统,坚持改进创新、与时俱进,探索出抓政治引领强保障,抓文化铸魂强品牌、抓拥军支前强备战、抓军地协同强发展“四抓四强”工作机制,双拥工作水平不断提升。
进入新时代,庆阳市三次荣获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称号。这不仅仅是沉甸甸的荣誉,更是庆阳市倾心厚植“双拥花”的有力见证。
庆阳市举办“翰墨绘戎光 文化映初心”文化进军营活动。
(一)
“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尊崇的职业”“军爱民,民拥军,军民共建一家亲”“军民齐携手,共建双拥城”……在庆阳大街小巷,随处可见拥军爱民标语,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,营造出拥军爱民的浓厚氛围。
庆阳市积极构建“平战一体”工作格局、优化“上下贯通”运行体系、探索“军地协同”发展模式,建立健全协调机构、运行机制、政策落实、经费保障、宣传教育、检查考核“六个到位”工作体系,有效形成军政共担使命、军地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跟紧发展大势,庆阳市将退役军人纳入“三元双向”循环农业新技能人员、低空经济技能人才等新业态职业培训补贴范围,将大数据、新媒体、人工智能等内容纳入退役军人培训课程,探索形成党政军三位一体、三级联动、部门协调配合、群团组织广泛参与、全方位覆盖的双拥实践路径。
同时,坚持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、全民共建,广泛开展“拥军+N”行动,建成双拥主题公园1处,组织开展文艺轻骑兵演艺40余场次,连续两年举行书画进军营等活动,指导成立庆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,吸纳招募拥军企业72家,开展就业招聘、爱心捐助、优惠优待等活动42场次,慰问困难退役军人、重点优抚对象等900多人。
庆阳市举办拥军企业授牌仪式及退役军人招聘活动。
(二)
走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南梁革命根据地核心展示园,仿佛回到了90多年前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,“南梁政府”实景还原、《军民大生产》情景表演、“苏币”体验主题街区等,无不展现着彼时红色双拥历史的肇始与发端,更是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体现着双拥工作的传承与发展。
庆阳市围绕如何让历史旧址遗存变成“生动课堂”,让革命文物资料变成最鲜活的教材,精心培育具有庆阳特色的红色宣传教育品牌和社会化拥军品牌。依托境内丰富的红色资源,挖掘整理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英雄人物、革命文物故事100多个,编纂出版《南梁红色革命故事》等红色题材书籍,新创新编歌舞剧《绣金匾》等红色文艺作品,开展“云端红色课堂”等线上直播活动,让阎洼子四十二烈士等红色拥军故事深入人心。
庆阳市坚持找准双拥工作与时代并轨对接点、与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融合衔接点,围绕驻庆部队所需、双拥所向、地方所能,筹集资金维修、改建、新建民兵训练基地等20余处,改扩建道路3条14.4公里,配备办公、生活、信息化设施设备2260套。
视人民为父母,把驻地当故乡。驻庆部队紧盯地方发展需求,援建学校3个、图书馆2个,开展图书捐赠活动62场次,帮扶困难学生179名;建设退耕还林示范区32个,新植“双拥林”6400多亩;完成临时勤务662次,参与灭火和社会救援452次。
庆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长庆油田输油二处慰问困难退役军人。
(三)
多年来,庆阳各级各部门大力弘扬双拥光荣传统,各项优抚待遇和就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,驻庆部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局面更加牢固。
“后方”连着“前线”。庆阳市用心用力为现(退)役军人办实事、解难事,助力拓宽“后路”、巩固“后院”、扶持“后代”,先后为41名随军家属办理落户、安置、就业,实现随军家属就业123人,妥善安排军人子女就近入学入托120多人。
聚焦打造“戎耀庆阳”就业创业服务品牌,庆阳市紧盯无人机操作、低空经济、食用菌产业等新质产业领域,持续推进“产教融合、工学一体”培训模式,挂牌省级就业创业孵化基地2家,联企共建市级就业创业实训基地1家,拓展“送岗下基层”、百城联动等就业平台,累计推荐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就业3400多人,支持和带动创办军创经营主体300多家。
此外,全面落实驻庆部队官兵就医挂号、旅游景点门票、市内公交车和军车免费等优待政策,征集发布优待目录71项,全民拥军、社会拥军的措施更实、含金量更高。
庆城县退役军人曹士华在当地烈士陵园为少先队员讲述红色故事。
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
热线:13893646444(微信同号)
拍客:benliunews@163.com
编辑:梁秋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