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赞
奔流新闻2小时前
“十四五” ,甘肃农村饮用水实现从“有水吃”到“吃好水” 的历史性转变
奔流新闻讯(记者张秀芸 实习生李芳洲)11月5日,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“决胜收官‘十四五’ 争先进位话发展”水利主题新闻发布会。甘肃省水利厅介绍了“十四五”以来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系列举措与显著成效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甘肃省将农村供水保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持续推进,累计投入资金84.39亿元,建成农村供水工程623处。截至目前,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提升至95%,规模化供水比例达到66%,两项指标较“十三五”末分别提高5个和12个百分点,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,标志着农村饮水安全实现了从“有水喝”到“喝好水”的历史性转变。
在这一转变过程中,甘肃省着力优化农村供水整体布局,按照“建大、并中、减小”的原则,积极推进集中供水规模化发展。通过系统整合,全省分散供水工程数量从22万处压减至16万处,供水系统的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。
在运营管理方面,甘肃通过修订《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》,为农村供水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。同时,创新开展省级标准化星级水厂创建活动,三年来共评选出39个“五星级”和64个“四星级”水厂,树立了一批管理标杆。全省已有55个县区实现了县域统管,建立起统一管理、统一监测、统一运维、统一服务的“四统一”管理体系。
为提升服务质量,甘肃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,完善了农村供水投诉处理程序和应急预案,创新推行“一卡一线一平台、线上线下双轨制”服务保障模式。这些措施使群众诉求响应更加及时,问题处置更加精准。统计显示,2020年以来全省农村饮水投诉量下降73%,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。
水质安全是农村供水的核心环节,全省水利部门通过实施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,投入20.29亿元建设了220处水质提升项目。省水利厅联合疾控部门修订完善技术规程,并对86个县区的水质检测中心进行规范化评估。目前,全省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的净化和消毒设施配备率已达到100%,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,切实保障了农村居民从“喝上水”到“喝好水”的转变。


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
热线:13893646444(微信同号)
拍客:benliunews@163.com
编辑:柴立华
张秀芸
奔流新闻记者
点赞
|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