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赞
奔流新闻2小时前
巡河617.5万人次、治理水土流失5039平方公里 甘肃“十四五”筑牢生态安全屏障
奔流新闻讯(记者张秀芸)从落实河湖长制守护每一条河流,到治理水土流失提升生态“颜值”,“十四五”以来,甘肃用实际行动擦亮生态底色。11月5日,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“决胜收官‘十四五’ 争先进位话发展”水利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了全省在河湖管理保护与水土保持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。
甘肃河流湖泊众多,管护任务繁重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省一以贯之落实河湖长制,各级河湖长带着责任巡河、带着问题查河、带着措施管河,累计巡河湖617.5万人次。通过修订相关条例,完善“河湖长+”机制,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,并将8处重大引调水工程输水干线纳入河湖长制,管理保护体系不断完善。
为强化水域岸线管控,甘肃开展多项专项行动,累计解决河湖“四乱”问题1308个,完成黄河流域200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改,一批历史遗留“硬骨头”问题得到解决。同时整改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507个,拆除违建超19万平方米,清除弃土弃渣和塑料垃圾共计22.2万立方米,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变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甘肃完成省级河湖“一河一策”评估与方案制定,夯实基础管护,编制133条主要河流、3个湖泊的岸线规划,为417条河流、5个湖泊建立健康档案。推广“互联网+”管护技术,给1.3万块河长公示牌换发“电子身份证”,实行河道砂石采运“一码通用、一码溯源”,管护效能持续提升。目前全省已建成美丽幸福河湖110条(段、个),平凉汭河、陇南两当河入选国家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清单。
水土保持方面,甘肃省修订相关条例并出台多项配套办法与标准,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。同时,以陇中陇东黄土高原为重点,实施多项治理工程,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39.93平方公里,新修梯田114.36万亩,新建淤地坝336座,全省水土保持率达61%,黄河流域更是达到70.05%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目标。
通过划定重点区域实行分区管控,构建精准监管体系,甘肃依法审批1.16万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,查处违法案件302起,有效管控新增人为水土流失。改革创新方面,通渭县完成首单1.1亿元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,淤地坝灾毁保险赔付比达123%,还创建6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、2个示范工程,为生态保护与发展提供支撑。


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
热线:13893646444(微信同号)
拍客:benliunews@163.com
编辑:柴立华
张秀芸
奔流新闻记者
点赞
|
0